目录

2021-半

目录

当时禁不起 你我情绪的暴雨 后来美如一场风景

是年纪的笔 不知不觉地改写自己

把晴空万里 搬进我的世界里 听歌 餐叙 旅行

快乐与伤心 一一沉淀安静成四季

像候鸟飞去 留下了一个北极 我把太阳大声叫醒

还一身率性 穿上风衣我推门出去 找寻星星

不知不觉2021已经过去一半多,回顾这半年确实还是比较失望的。因为预料之中的未完成很多自己年初定下的目标。时间这东西真的是很奇妙,当你在做着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仿佛度秒如年,当你颓废躺平的时候却飞速流逝。一月初定下一系列小目标后迅速把网站搭建起来。二月第一次跟大家一起开始聚餐过春节。三月第一次在Boston跟好朋友们一起过了个难忘的生日。四月开始学习韩语,开始去韩超逐渐可以辨认出简单的文字。五月打了疫苗后开始病了,于是买了iPad Pro开始每天画一些sketch。六月心血来潮买了个滑板结果摔倒把手扭伤了。乍一看好像怎么都是比较惨的事情呢,但其实还是有值得开心的事情。从年初开始到现在坚持美音纠音。不定期看一些文章丰富自己的认知。不定期的更新本站内容以达到记录生活和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不定期的去健身房跑步健身。认真做饭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我发觉这半年比往年更加注重生活,注重自己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但是不得不说万恶的拖延症还是没有得到改善,不过逐渐的也更加适应跟自己矛盾的相处。

这半年大概比以往更多的思考了一些人生方面的问题,毕竟这是从上幼儿园就开始走的一条读书的笔直的道路第一次快要走到了尽头,那么接下来该怎么走,继续工作混迹职场还是选择攻读PhD。这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如果思考长远人生规划的话,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被提升到了人活着一辈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高度。换句话说,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应该一直是有一个(不断在变化和改进的)人生哲学的,只是几乎很少explicitly的去思考和描述它。原本我想找个机会一个人旅行,到一个比较isolated的地方好好想一想这方面的事情。当然因为疫情原因导致现在无法实现(又在找借口了,明明可以去夏威夷和波多黎各的)。不过也没什么遗憾的,因为我逐渐愈来愈觉得这些事情大概是无法很简单的具体化的一种潜意识。硬要强行formulate出来的话,大概说出来的内容也是不太能自洽的,因为追根溯源大概就是会到诸如自由意志的客观存在性,神的存在性等等悬而未决的问题。

每每有人跟我讨论起这个问题,我就会问一个二选题:你是想要做出伟大的成就,还是想要过得快乐。在我问过的人里几乎没有人能够一下子给出答案,而我自己也给不出答案来。因为这道题本身就是一个陷阱,问题在于人生并不是 binary 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我想很多人都是会希望,或者说至少不会抗拒,做出一些有意义的,影响世人生活或者人类前进进程的成就来。对于我自己来说,好像这方面的期望很一大部分是来自于潜意识里对 prestige 的追求,或者说是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肯定的一种自婴儿时期就多少会养成的心理。但是从客观来讲,我对于“青史留名”这种事情几乎一点兴趣都没有,“活在世人心中”这种事情在我看来只是一种洗脑,在我自己的肉体衰败同时伴随着我的意识消失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对我来说都立刻失去了意义。

从“死亡即自我的终结”这一认知立刻就可以导出两条推论:① 与“有所成就”相比,我会更偏向于“快乐生活”多一点——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并不是一个 binary 的选择,而是两者之间的一个 dynamic balance。当然由于这些东西本身也是无法量化的,所以说“多一点”、“少一点”本身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大概只能是一个 metaphore 用来给自己做一个 guideline 吧。② “死亡”并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不论是从肉体上还是从心智上,一个人都是逐渐 decay 到最终死亡的。所以我会偏向于把重要的事情更多地放在比较靠近“现在”而不是“将来”。有一次从 B 那里学到一句拉丁语叫做 Carpe diem,中文常常翻译为“及时行乐”,或者更确切一点的翻译是“活在当下”。也许大概是类似的意思吧。

正面的效果大概就是我会比较有动力立刻就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等到什么什么之后”(当然启动的线程过多生活过载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而反面的效果大概就是我是一个不太能对自己的人生做长远规划的人,通常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感觉。事实上每次到需要对未来进行预想的时候,我就会回望五年十年之类的,然后会发现在五年、十年以前的自己对于今天的个人生活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几乎是完全预想不到的,我就会推论未来也是现在的我完全不能预料的。当然这样的推论有很多漏洞,也许是十年前的我太 naive 不具备预测能力呢?另外在周围的人都在积极地规划的时候,如果完全忽视对未来的规划,总是会让人有点不太放心的,万一今天的我太 naive,到今后追悔莫及怎么办?所以我也不会太叛道离经,比如 401K 我还是会认真交吧。

事实上我觉得我还是一直在找寻一种 balance 的吧,比如我也很 enjoy 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在不同的圈子里的时候我也会尝试去进行 adapt,因为我觉得人们有各自的想法,和人是属于社会的,这两者并不相互矛盾。不过话虽如此,其实我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并没有很擅长。我一般很乐意参加朋友们组织的活动聚会之类的,对于跟不是特别熟悉的朋友一起玩,或者只有一两个人参加的那种没法随便放空自己,必须持续 involve 的场合也变得比以前要稍微容易 handle 一点,但是对于亲密程度超过一定程度之后的情况——不论是单纯的朋友关系或者是应当归到感情关系那一类的情况——有时候我就会觉得非常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的好。

在感情方面,这半年是自由自在的单身的半年,可以说相当适应并且喜欢这样简单的生活,虽然几次相识相遇我都选择了避让,但是在价值观方面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加“反对恋爱”,大体上来说可以算是没有改变吧。有时被人 challenge 我的恋爱观,在对质的时候我渐渐地觉得自己在感情方面的认知其实跟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认知差不多,如果要追根揭底到后面似乎就会出现一些不太自洽的方面。后来我有点觉得,这些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也许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的,那么多时间不如多去做一些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呢。其实我还是对恋爱是有所期待的,只是我向往的是魔法与冒险,并不是温馨与浪漫。

每逢离别时我特地把自己积攒下来的所有社交用的精力全部花掉见一下老朋友什么的,不过还是没有精力见完所有的人。有一些人大概随后就会再见到,而有一些人大概就是此生最后一面了。我也不知道应当说什么好,总要去面对的事,大概就当做平常事就好,就好像一次偶然的相遇,再聊聊天。收到了许多的拥抱,我很感激,很温暖,也很开心。

一个一个告别的身影

拼凑剪贴一件黑色风衣

未来是本书籍 有童话 有爱情 有推理

我去过的过去 谁同行 谁远行

关于 5 年的留美生活,我总是有点想要写一点什么的冲动,但是现在半年总结已经写得太多了,还是先不多说了吧。感谢所有陪我度过这一段岁月的人。

那件风衣 叫做回忆

谢谢你曾来临 曾离去

陪着我像影子 像姓名

白色风衣 蓝色的你

挂彩虹 画星球 贴上笑容

曾在一起 不在一起 都是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