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三两事
想不到年前的这一周发生的事情还挺多。简单梳理一下:
-
纽约某人三个月资产涨幅300%+,12万+暴涨破50万,着实令人佩服且眼馋了。保守如我也被刺激的入了坑,既然入坑,那么就要认真对待。人生如戏,有带入感的游戏才好玩。周五跟TQN说打五分钟聊一下结果聊了1h+,也成功被我拉入坑。上学的时候都没这么洽谈过,大家也都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虽然我本爱财,但是我更希望自己的认知,能力,亲和力,可以让我更加自信。因为赚钱这件事还是比提升能力要简单一些的吧。看着比我还小的Alice竟然在FB都发表了自己的专利,这种刺激感比赚一百万还要强烈,前路漫漫,希望自己可以快一点,再快一点。
-
本周不得不谈的就是clubhouse在整个华人圈的火爆。我有幸早期拿到了邀请码并开始使用,不得不说这几天思考了很多关于clubhouse的事情。(现在可能忘的差不多了。。。)
关于体验:跟大伙一样,进了很多优质的room,第一次高密度的听各种行业海内外的大佬分享。有很多知名的YouTuber,有艺人(萧敬腾、吴彦祖,等),有VC圈大佬,有创业大佬们等等。记忆深刻的有李开复老师讲关于海外年轻人是否回国的问题。有海峡两岸年轻人谈论政治问题。有北美吐槽君组织的分享各种奇葩的事情。当然也是有朋友的,通过自己的朋友认识了一圈其他朋友,跟硅谷的,温哥华的,新加坡的,北京的,上海的,马兰西亚的,英国的,日本的陌生朋友聊了很多很多话题。不同环境,不同境遇,大家的思想方式还是差别蛮大的。这种live博客的模式虽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idea,不过在现在疫情期间确实让大家瞬间缓解释放了很多社交方面的压力。初期大家在room里的谈论都是很高素质的,整体体验还是非常好的。
关于产品:产品本身定位和切入的时间点都很好,再加上各种大V的光顾让CH瞬间火爆了起来。不过听说已经有人72h内写出了这个产品的雏形。这种新的模式是昙花一现还是会绽放异彩真的不好说。尤其是在中国,因为这种模式的监管方面有点难度,可能不会给太多的机会。除非每个room的聊天都会被record吧。不过这种模式大量减少了键盘侠这种人的出现,而且可以看到拓宽朋友的交际圈,是否是一个小众产品还是会继续火爆还是非常期待。我个人非常希望CH可以火起来,只有不断的产品出现并且冲击碰撞抢占市场和流量才会进步嘛。
-
周六趁着暴雪前洗了个车然后一路开去New Hampshire赶在年前把相机📷抱回了家。希望今年开始可以多拍一些素材,记录生活,丰富网站,希望疫情结束后可以走出去,多用相机记录一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我们既是最了解自己也是最不了解自己的。希望可以从多角度哪怕从别人的反馈或者跟别人的对比中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直面自己的缺点是需要勇气的,改正不足是需要毅力和决心的。这个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化,这个世界过分的复杂,复杂到根本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和认为的那样。世界每天都在变化,那么我们也要跟上步伐呀。